在德江,清明節除了踏青、祭祀等傳統活動外,還有一個傳統習俗就是吃清明粑。臨近清明節,清明粑也開始出現在德江的大街小巷和市民的餐桌上,不少市民通過品嘗清明粑,留住春天的味道,同時也飽含著對逝去親人的濃濃思念。
一場春雨過后,天空清澈,田野滿目皆是綠。田間地頭里,開著小黃花的清明菜隨處可見。每年的這個時候,荊角鄉角口村的馮曉玲,都會前來采摘清明菜制作清明粑。
采摘好清明菜后,馮曉玲回到家中用山泉水將其洗凈,隨即抱來一堆柴火,用大火將清明菜煮爛后,按照5比1的比例混入糯米粉和粘米粉,慢慢將其揉勻揉透,手法就像揉湯圓一般,揉得越久,面團就會越光滑,口感就越好。
清明粑面團揉好后,馮曉玲又開始忙著切臘肉和豆腐干,就著柴火三下五除二地將臘肉和豆腐干炒出鍋,就這樣,清明粑的餡兒也制作完成。隨后,開始將面團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將其揉成巴掌大小的面餅形狀,再往里放入一勺炒好的臘肉豆腐干餡兒,將其包好放入蒸鍋里。不一會兒,新鮮出爐的清明粑便已出鍋,下地干活的老父親也回到家中,馮曉玲端上幾盤小菜,一家人圍坐一桌,吃著清明粑,享受著這難得的時光。
小小清明菜做成清明粑,不單是在農村受追捧,在城里,更是不少餐飲店清明節前后的香餑餑。
“清明粑10個打包?!?/span>
“老板,昨天預訂的100個清明粑,做好沒得?”
走進德江南城步行街紅辣子絲娃娃餐飲店,雖然不到晚飯時間,店內也不見清閑。工人們正忙著制作清明粑,不一會兒,一個個軟糯清香的清明粑便出鍋了。柜臺前,一茬接一茬的客人慕名前來購買。
“每年一到清明節就要來店里買清明粑,感覺只有吃過清明粑,春天才完整?!崩钕娓嬖V記者,前幾天剛買了一些回家不夠吃,今天又抽空過來再買一些。
據負責人馮萬慧介紹,每年清明節前后,店內都會推出清明粑產品,由于店內人手有限,一般都是只接受訂單預售,很多客人都是幾十上百個的進行購買,帶往外地贈予親朋好友。(記者:張星星 王凱 馮勝彥)
編輯:楊周
責編:李嘉維
編審:陳俊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