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秀葽,五月鳴蜩。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2015年初夏周末的清晨,我跟好友嬌相約在步行街,跟眾多的文友一起,結伴而行,前往邊陲小鎮——平原鎮踏青采風。
初夏的天氣還有絲絲涼意,陣陣微風吹來,像楊柳葉拂過臉龐。我們一行20余人,嘰嘰喳喳在路上走,不時停下來,按動照相機的快門。歡笑聲,驚走一群小鳥……
一望無際的一片稻田里,油菜莢已經由淡青色轉成淡黃色,鼓起圓鼓鼓的肚子,宛如即將分娩的孕婦。田野里有勤勞的鄉親在彎腰勞作,他們左手緊緊拽住油菜根部,右手握緊鐮刀,一顆一顆朝前割,在田里鋪成一抱一抱的,像一片一片的麥浪,像一床寬大溫暖的棉被。
這一幕幕繁忙的景象,在我們眼里,是周末清晨早起意外的驚喜;在農民眼里,是辛勤耕耘以后收獲的喜悅。
遠古的村落——傳統記憶的回歸
細雨霏霏,我們踏著潤濕的泥土路漫步,前往平原鎮杉園村,距離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
這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村落。全村有872戶3052人,土家族占了70%。土家族是中華大家庭中一個歷史悠久、文化較發達的少數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土家人民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了絢麗多彩的民族文化。
跨過一座石拱橋,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面,有一個天然的游樂場。水泥硬化的地面上,安裝著一些健身器材。同行的朋友歡呼著,有的坐在搖搖椅上一前一后地搖動,有兩個人坐上了蹺蹺板,上下飛舞。有的玩起了梅花樁,有的玩起了雙單杠。
一株株枝繁葉茂的古樹,巍峨挺拔,昂首云天,樹冠相疊,枝柯交錯,濃綠如云,給整個山寨添描上一層神秘深幽,如夢如幻的色彩。
有幾株特別大的參天古樹用磚砌起的墻圍起來,枝干盤根錯節,虬曲蒼勁。這里綠樹成蔭,古樹成群。其中,上千年的金絲楠木有14棵,五百年的金絲楠木有3棵。最大的金絲楠木要4個人才能合抱,直徑約3米。還有上千年的柏樹22棵。它們經歷了千年的風風雨雨,目睹了人類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整個過程,目睹了世間的腥風血雨悲歡離合,仍然是那么蒼翠挺拔,充滿生機。
人類之于古樹,不過是匆匆的過客而已。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這樣,來了又離開。只有這些樹,一直站在這里,永遠站在這里,迎接雪雨風霜,迎接日月陽光。
我站在這些古樹前面,看著斑駁的樹皮,裸露出的枝干布滿了歲月的皺紋,像石雕一樣,心情突然是一片無邊無際的茫然。
短暫的休恬留影之后,我們跟著村主任繼續前行。
村莊依山而居,白鶴成群,上個世紀修建的青瓦木屋在郁郁蔥蔥的果樹中間錯落有致,若隱若現。樹群邊一望無際的稻田,構成了完美的風景,千年的“倒勾藤”,如龍一般遒勁盤旋著巨柏,一股清泉從石縫中涌出,頓時靈氣逼人。樹蔭下,木門吱呀吱呀的開啟,豬在欄圈“哼哼哼”,公雞歡快地叫著“咯咯咯”,小狗搖著尾巴“旺旺旺……”,牧童吹著口哨,牽著牛慢悠悠地往山上走,已經有裊裊炊煙升起。小路邊一片片竹葉婆娑搖曳著她多情的手臂,我們在中間穿行,心情無比舒暢。
踩著青石板,來到一戶院落,一位矮小清瘦的老太太應聲走出來,站在低矮的小木屋前面,神態自若看著我們。村主任介紹這位老人出生于1912年,今年103歲。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臨時大總統,改國號為中華民國;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結束長達8年之久的戰爭;1949年,新中國成立;1959年,九死一生的饑餓年代。1966年開始的10年浩劫。動蕩的歲月,外國列強的欺凌,國家的支離破碎,饑寒交迫的生活,人民生命如草芥。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緊系在一起,人們茍且偷生,能夠活下來已經是非常非常幸運了,還敢苛求什么?
她從遠古走來,度過了災難深重的艱苦歲月,迎來了幸福的生活,從黑暗的舊社會,走到新中國,她親身經歷了我們國家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貧窮落后改造建設發展成了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繁榮昌盛社會主義新中國,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她安葬了早逝的丈夫,又給公公婆婆養老送終。養育了兩個兒子,讓他們組建家庭。后來一個兒子早逝,媳婦拋下孩子也不知去向,她又帶大兩個孫子。她承載了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如今,她站在我們面前,神情坦然。臉上的皺紋如刀刻一般,看不出悲喜。
現在,她隨著唯一的一個兒媳婦生活,身體健康,耳不聾眼不花,最大的重孫10歲。還能夠煮飯炒菜,打理菜園子,打掃房前屋后的衛生。
小院旁邊的李子樹上,郁郁蔥蔥的樹葉包裹著一顆顆青澀的果子。我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踮起腳尖撫摸著嫩綠的樹葉,任水珠一滴一滴落在我身上。
這一切的一切,充滿著無窮無盡的生命力,我的心中,慢慢升騰起一種力量,皺皺巴巴的心情漸漸舒緩下來。
這段時間我一遍遍在店鋪徜徉溜達,不厭其煩試穿店長推薦的裙子,衣服,鞋子,打包提回家;一遍遍在網上瀏覽,把所有看中的書拖進購物車,點擊付款,然后等待快遞送貨上門,放進書架,不再翻閱。
一遍遍在網上看新聞,看財經、房產、汽車消息,看明星的八卦新聞,看星座與性格,看生肖與今日運勢……
我的心情浮躁如沸水,欲壑難平,欲說還休。
在這些古樹面前,在這位百歲老人面前,我開始感到慚愧。我才發現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心胸是如此的狹窄。我所有痛苦的根源皆是子虛烏有的自尋煩惱,都是春蠶吐絲的作繭自縛。人來到這個世上,終究是赤條條來赤條條去。名利得失,快意恩仇,都將成為過往煙云。生活已經給了我一棵小樹,而我還渴望擁有一片森林;生活已經給了我一瓢雨露,而我還期盼擁有一片海洋;生活已經給了我一朵玫瑰花,而我還奢求擁有一個花園。
事實上,能夠健康地活著,已經非常非常幸運了。是我想要的太多,而又付出得太少。其實,我們活著,并不需要太多,一粥一飯足矣。
就在這個短暫的時光里,我寂寞的靈魂開始緩慢地綻放,我荒蕪的心田開始緩慢地熨燙,仿佛有涓涓泉水流淌進干涸的小溪。
情侶峰——生生死死的戀情
傳說中,河石村的村民胡鴩跟杜蘭娟兩小無猜,青梅竹馬。他們的愛情遭到女方父母的反對后,被逼私奔。行至斷崖處,父母帶著族人追趕而來,他們擁抱著縱身跳下。每天陪伴他們的狗,也追隨而來,一躍而下,站在他們旁邊,永遠守望著這對苦命的情侶。
細雨稠密,山路泥濘,我們興致勃勃,冒雨往山上跋涉,去尋找傳說中的愛情圣地。
站在半山腰的草坪上,在雜樹中間,盤橫著一塊寬大的石頭,上面站立著兩墩天然形成的石頭,猶如一對情侶面對著面,相依相偎。杜蘭娟微微揚起臉,雙目含情,用眼睛傾訴著自己似海的深情,胡鴩以魁梧的身材,有力的臂膀緊緊抱著愛人,用力量宣誓捍衛永恒的愛情。他們孤獨地站在這個斷崖邊,無所依傍。
據說河石村的情侶,以及周邊地方相愛的青年男女,在結婚之前,都要相約一起來到這個愛情圣地,面對著“情侶石”,許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美好心愿。善良的人們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充滿敬畏,相信在情侶石前面祈福,能夠白頭偕老,不離不棄。
愛情的花前月下,甜言蜜語,長相廝守,都在這里得到詮釋:是地老天荒??菔癄€永不分離的一諾千金。
同行的人歡呼雀躍,競相拿出手機、相機從不同的角度拍照。此時此刻,樹木花草都在揮舞,鳥兒在山間鳴叫。
而我,就在此刻,突然想起了你。
明明是夏天,此刻卻因為這蒙蒙細雨,有了冰涼的感覺……
是離人的心上秋意濃,還是僅僅因為這蕭蕭的風,這單薄的衣衫?
細雨落在臉上,滑進嘴角,是苦澀的味道。
我一直以為,我愛你,我已經將你藏在我的最深處,只要我不再提及,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
許多往事在眼前一幕一幕,變得那么模糊。曾經以為愛得那么堅定,那么執著,一直相信,到頭來,卻什么都沒有實現,什么都不是。
我突然清晰地知道,是我一直不敢面對自己的心,其實,我一直都在等待,我以為,只要我一直在等,你就會一直努力,努力讓我們在一起。但是,我卻在等待中錯過了,那些可以抓住的幸福,你已經不再是你,而我,已變得不像是我。
而時光,已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我逐漸腐朽的容顏,殘敗的憂傷還是暴露了我的秘密,我為此而終日沉默著……
愛一個人,一旦錯過,一回首已是百年身。
而我,為此失去了愛的能力。
今生已矣,且將所有無法實現的期盼與等待,凝聚成一粒孤獨的種子,種在來世……
霸王洞——每個男人心中的江湖
相傳公元前212年,項羽是楚國的貴族后裔,他天賦異稟,目有雙瞳,豪氣干云,力能舉鼎,20出頭,是舉世無雙的大英雄。劉邦年逾40,集“草根”與“光棍”于一身,整日游手好閑,不諳勞作,喜好吹牛,善于結交。秦始皇猝死之后,秦二世繼位,奸臣弄權,殘暴不仁,流寇四起,一時間,英雄豪杰,蜂起八荒,群相逐鹿中原。項羽跟劉邦開始楚漢相爭,兩人經常是戰爭不斷,劉邦經常敗給項羽,奇怪的是,最后形勢逆轉,劉邦消滅了項羽,建立了統治天下達400余年的大漢帝國。
項羽在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邊上自刎而亡后,他的鬼魂因害怕劉邦追殺,所以一直沿江溯流而上,一路從江走到河,從河走到溪,來到貴州烏江沿岸,今天貴州省德江縣平原鎮的河頭上時,才決定停下來歇歇。稍作休息后的楚霸王原本打算把新家建在河頭上的長春洞內,但吃過大虧的他也懂得兵不厭詐的道理。他采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策略,先在長春洞修建了一座廟宇,然后又在離河頭上不遠的梁橋旁建了一座金山塔 (現稱小金山),并且將隨身攜帶的無數奇珍異寶藏于山洞中,至于他跟美女虞姬真正的藏身地——霸王洞,位于平原鎮的臺頭村。
洞口幽深寂靜,藏在大山深處。我們跟著村主任一腳泥一腳水,跌跌撞撞走過田梗路,翻越過雜草叢生的荒坡,來到半山腰。生長著荊棘的藤條相互纏繞,像西游記里面的盤絲洞,一種陰森森的恐怖感頓時讓人毛孔倒立。好在我們人員眾多,嘻嘻哈哈鬧成一片,驅走了心中的妖魔鬼怪。
我們將隨時攜帶的手機、挎包都放在一個大口袋里。有幾位年老的文友經過長途跋涉,已精疲力盡,自愿留下來看守財物。我連照相機都摘下來,同行的文友劍自告奮勇拿過去挎在脖子上,說他負責安全帶進洞。另外還有幾個身強力壯的也將照相機帶在身上。
走進洞內,是一個寬闊的大廳。大廳高約6米,寬約30米,四壁都是石頭,呈圓形,這是項羽用來訓練士兵整理隊伍的地方。大廳最靠邊的一塊石頭后面,有一個裂開的縫,我們一個個尾隨從石縫中鉆過去,在一條狹窄的石壁中匍匐前進。洞內峭壁嶙峋,有的狀如鐘馗,有的又猶如怪獸,我們手腳并用,抓住突出的石頭一步一步往前挪。我跟嬌相攜前行,她往上爬坡的時候,我在后面抬住她的腳不往下滑,等她在高處站穩以后,就回過頭來往上拉我。我們滿身都是泥土,站在一處美麗的鐘乳石前面喘氣的時候,劍用相機拍下這珍貴的瞬間,成了永恒。
不知道走了多遠,漸漸一片漆黑。牟團長打開手電筒,我們借著這點點光摸索著,看見周圍許多石頭林立,狀如鐘乳,顏色是泥土黃跟奶白。我驚奇地問,這就是霸王洞了?牟團長笑嘻嘻地說: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走到一個角落,那里有條小溪,涓涓細流從里面流出。他打著手電筒說:同志們,快點來,從這里進去。我走過去,就是腳下有一個小石縫,河流就從那里流出來。我的天咦,我穿著涼鞋趟進去,頓時一個激靈,我強忍住刺骨的冰涼俯下來,把手撐在水里面,像嬰兒一樣爬行,硬撐著往里面拱了幾步,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鉆過去,慢慢站起來。我伸過手來,接過電筒,等同志們一個個這樣爬進去。所有的人汗水都出來了,累得氣喘吁吁。
總算又可以站立起來了,我撩起小溪的水,洗了一把臉,又繼續前進。慢慢地又走了1公里,終于豁然開朗起來。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的村莊,是一個遠離戰亂紛爭的世外桃源。
楚霸王項羽費盡心機在洞外布置了烽火連營十二盤,分布在平原鎮的各村各寨,它們分別是坳田村的營盤洞、丫子頭營盤、火石坳營盤、老林溝營盤、情侶峰營盤、南坪雙營盤、竹子村的將軍山營盤、齊峰巖營盤、黔北特委營盤,還有幾座營盤現已經劃歸遵義地區新田管轄。最后帶著美女虞姬,不辭辛勞翻山越嶺,隱藏進這個神不知鬼不覺的大山腹地,在這里安營扎寨。
項羽兵敗之后,懊悔不已。在霸王洞安定下來之后,也像越王勾踐那樣,臥薪嘗膽,到處收集了數萬冊書籍,準備博覽群書,以圖東山再起打敗劉邦。如今,這些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東西,整齊地排列在藏經閣里,俗稱萬卷書。
除了藏經閣,霸王洞里的設施一應俱全:迎賓門、九天飛瀑、鐵甲戰馬、萬畝良田、擎天神柱、行宮、寢宮、樓亭戲臺……盡顯王者風范。
不斷的驚呼、嘖嘖稱奇的聲音,打破了洞內的寧靜。憑借著幾束電筒的光亮,我們四處轉悠。這片沉默的土地上,到底隱藏著多少甜蜜的故事,是我今天不能感同身受的?到底隱藏著多少秘密,是我今天不能解答的?霸王已逝,美人已香消玉殞……
項羽跟虞姬一見鐘情后,在動人心弦的戰爭年代,上演了纏綿悱惻的傳奇愛情,后來屈尊隱居在這里。當初有多少的雄心壯志,現在就有多少的不甘愿。項羽在這里建立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帝國,屬于自己的江湖。由此可見一斑!
這里是霸王企圖竭力打造的天下太平世界:沒有烽火戰爭,沒有篡位奪權,只有歲月靜好的國富民強,安穩盛世……
我沿著墻壁,踩在濕滑的泥土地里,瞭望著萬畝良田。驚奇地發現一串串形狀如雞蛋的石頭,零星散落在地上,猶如一串線穿起的珠子,里面金色的蛋黃依稀可見。我高興得大喊大叫,感覺這才找到一絲人間的煙火氣息,傳說的故事真實呈現在眼前。也許赫赫有名的霸王曾經在這里,撿拾起母雞下的雞蛋。叱咤風云的男人,離開他的戰場,不再威風凜凜,以一敵十,卻盡顯居家男人的溫柔體貼。
離開了江湖的打打殺殺,結束了躲躲藏藏的生活,重復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天養精蓄銳,刻苦練兵,企圖再戰劉邦,奪回皇位。殊不知,山中無甲子,世上已千年。劉邦已作古,皇權不復存。獨留下英雄伴美人的故事令多少女人羨慕。
這是每個男人心中的世界,是每個男人的江湖夢。在自己的王國,有心愛的女人相伴,有自己的土地耕耘,有大臣宰相輔佐朝廷,有精兵強將保衛家園。這又何嘗不是每個女人心中的美好向往,是每個女人的少女情懷。這個世間,會有這樣一個男人,為自己打造這樣一個世界,撐起一片天,遮擋所有的大風大雨,朝夕相伴左右嗎?
我站在大廳中間,恍如隔世。
編輯:楊周 田慧星(實習)
責編:李嘉維
編審:陳俊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